— 椰丝糖糕 —

关于杜甫的一些杂感(一)

面孔素稔:

最近真正开始完全沉迷杜甫了,在家里疯狂抄写他的诗。
原来最开始接触唐诗的时候最不喜欢杜甫,觉得他的诗不仅特别佶屈聱牙难以理解,而且缺乏一种令人一见倾心、怦然心动的美感。
与李白不同,李白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恢宏气质,他辗转在梦与现实的交界,潇洒自逸,就是抱怨坎坷,也难见很深重的愁苦。此外他在用词方面,用我们语文老师的话说,就是丁零当啷的,珠圆玉润,读一遍就几乎成诵。
与王维不同,叶嘉莹说的很对,王维很善于把握心动与不心动的那一瞬间,读他的诗,你会突然感觉心上用什么东西倏然略过又转瞬即逝,但它会在你心里不轻不重的挠一下,让你想反复回味,若有所悟又若有所失。
王维和李白曾是我很喜欢的两位唐朝诗人,但杜甫与他们完全不同,杜甫给我的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感动,一种在无比悲凄的境地虽无奈却又顽强不屈的豪壮。
这种情感尤其表现在同情民间疾苦方面。
我对杜甫的感动最早来源于康震。他在百家讲坛讲杜甫时提到了那首《兵车行》。
诗中写到“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”,这联诗初看可能觉得平淡无奇,没有什么特别奇巧精致的词语,但仔细体会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。杜甫写离别,没有写在家门口父母怎么目送孩子,怎么抱着他的臂膀摸着他的头叮咛,怎么看着他的背影在残阳中消失,怎么留下眼泪。他没有这样写,没有选择这样一个美好的、精心设计的场景,恰恰相反,他选择了了一个无比肮脏而且混乱的场景。
现实中的父母怎么会在那种时候还能默默凝视孩子的离开呢?这是一场真正的生离死别,还是一场不得不亲手将孩子送向死亡的离别。所以伤心的母亲、白发苍苍的父亲追着儿子走上街头,但老人又怎么追的上年轻的士兵呢?他们只能跌跌撞撞的跟着跑,一群老人跑的太急,尘土都扬的满天都是,甚至已经“不见咸阳桥”。他们跑到儿子跟前就死死抓着他的衣角,年迈的老人挡在高大的士兵前,不停的哭泣,哭的喘不过气,哭的捶胸顿足,哭的趴在地上。儿子也哭,但召集是有时限的,如果还不走要耽误了期限,所以只能掰开父母的手继续往前走,一群老人就这样站在咸阳桥上,绝望的嚎哭,那哭声冲破了云霄。
是这样混合着尘土、眼泪、乱七八糟的嚎哭、干瘦的老人的脏乱场景确是真真正正对战乱苦难的描写,这不是文人的为赋新词强说愁,这里没有美好与浪漫,没有斜阳新月翠柳牡丹,没有诗酒马鞍,只有一张张愁云满布的脸和作者伤痕累累的心。
此外他也很喜欢用一种前后对比或者营造前后的落差感,从一种完全相反的情感的出发反衬。
比如,或从十五北防河,便至四十西营田。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白头还戍边。还是一样,没什么精致的词,但他说到十五,一个青春少年的脸就出现了,里正把裹头给他裹好,就好像裹好了所有对成年的期待,殊不知,裹头裹好了,迎接他的将是无边的荒漠和孤寂。他说到四十,就仿佛看到一个苍老麻木,青春耗尽,梦想破灭的中年人,受尽边界的风沙,他身体可能也非常不好,但是他还要去种田,种田的粮食也上缴国家,他还是吃不上饭,家里越来越穷,过上几年,国家再次打仗,他只好抛下老幼病残再去戍边。前后对比,令人涕下。
这时又写: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妇与锄犁本不应该有联系起来,但这些男人的重活落到了女人身上,虽然身体强壮但是天地的荒芜是不可避免的。
此外他还写:信知生男恶,反是生女好。
嫁女与征夫,不如弃路旁。
这些语句朴实的好像是老百姓口里的话,但是再看其内容,为什么生女不生男?为什么要把初生的孩子丢在路旁?句句违背伦理,却偏偏用这种百姓的口吻说出来,显得悲戚无比。
所以杜甫描写人间疾苦,总是能够抓住那个最关键最引人泪下的场景,在朴实中融入一种深切的家国情感,这种开阔的,怜悯所有人的情感是令人心生敬仰的。


你们快看看评论区的第一条评论,真的是评论比正文好系列ಥ_ಥ

评论
热度(145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2017-05-01

145 面孔素稔